昨天来求助,今天就拿到钱,这效率真没想到!
七月初,在西安雁塔区综治中心,农民工老黄收到包工头查某支付的3000元劳务费,黝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老黄是某建筑工地的墙体抹灰工,跟着包工头查某做墙体粉刷,约定完工后结算工钱。可是工程结束后,查某以“工期延误、质量有问题”为由,迟迟不支付5000多元的劳务费。
“我天天去要,他总说再等等,实在没办法才来找法院。”雁塔法院诉讼服务分中心的立案窗口前,老黄搓着粗糙的双手说道。
“我们结合纠纷性质、标的额大小和当事人意愿,根据多部门联合建立的矛盾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方案,第一时间将纠纷分流至综治中心的多元调解中心进行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及时引导当事人诉讼。”诉讼服务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种精准分流机制,确保了简单纠纷快速调解、复杂案件精准对接,让群众少跑腿、快解纷。
多元调解中心的调解员接到纠纷后,立即组织纠纷双方于次日“面对面”协商。调解现场,查某情绪激动:“我不是故意拖欠,他工期延误、墙面还空鼓,为此我还被工地罚款了,我也有损失。”

调解员和法院工作人员抓住矛盾焦点,一边向查某释法明理,讲解《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刚性要求,一边又客观分析实际情况,引导老黄正视工程质量问题。
最终,双方各退一步,经协商,查某当场向老黄支付了劳务费3000元,双方握手言和。
从针锋相对到相互理解
这起纠纷的圆满化解
既展现了精准分流的效率
又彰显了多元调解的温度
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
自雁塔法院入驻区综治中心以来,一方面深化“一站一中心”内部团队的协同配合,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与综治中心各入驻部门的协作联动,通过科学指引、联合调解、信息共享、业务协作等方式,有效降低了群众维权成本,提升了纠纷化解效率。下一步,雁塔法院将继续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持续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作者:王景涵
编辑:许沥心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