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12 09:30:33 阅读量:
作为西安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高新区始终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初心使命,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今年以来,先后推出一系列举措,着力破除发展障碍,为打造全球硬科技创新中心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擘画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蓝图
今年年初,《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行动方案(2025-2030年)》重磅发布,锚定“2030年初步建成、2035年全面建成”目标,提出“原始创新策源、新兴产业育成、科技企业集聚、人才创新创业、产业生态构建”等五大重点任务。4月,接力发布《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助力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举措》,聚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等9个方面实施24条针对性举措,从关键技术突破到产业生态优化,从人才引育到成果转化,全方位打通创新链条。2025年以来,高新区累计组织技术项目路演、供需对接等活动7场次,梳理技术合同2700余项,促成高校科研院所77项成果落地转化。
筑牢知识产权高地
日前,高新区与西北大学法学院合作设立的“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将重点开展知识产权法律实务、成果转化等专题培训,预计每年培养专业人才100余人次,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近年来,高新区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先后建立专利可视化中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商标品牌指导站等服务载体,夯实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基础。同时,发挥“丝绸之路仲裁中心”作用,健全调解、仲裁、诉讼服务机制,行政执法案件结案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均达到98%以上。目前,高新区已聚集知识产权相关服务机构603家,占陕西省45%;培育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及优势企业192家,位居全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前列。
全国首创专利申请前评估体系
为破解专利申请源头质量不高、转化难等问题,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系统性专利申请前评估工作体系,以“四关攻坚”重塑创新生态。一是把好源头关。从专利的可专利性、技术竞争力等维度对项目赋值,划分A-B-C-D等级,优化专利结构。二是抓实能力关。遴选材料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资深专家,组建评估专家库,并聘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进行抽查复核,形成闭环管控。三是聚焦效率关。搭建“专利申请前评估公共服务平台”,配套“线上管理分发系统”,实现全程线上评审。四是守牢安全关。与评估专家签订严格保密协议,系统随机分配评估任务,确保专家“盲评”。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专利授权量超16万件,有效发明专利61336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20件。
从顶层设计的“行动方案”到精准落地的“24条举措”,从知识产权生态链的完善到专利评估体系的革命性创新,西安高新区以改革破题、以创新开路,通过实施技术、人才、平台、政策、市场、资本“六个赋能”,不断攻克发展难题。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66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均超过6000家。
下一步,高新区将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贡献高新力量。
编辑:侯宜均
责编:马 宁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