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法院立案庭“问、听、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4-06-20 09:50:14 阅读量:

 

为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立足岗位搞服务,突出特色解民忧,陇县法院立案庭,结合自身的窗口服务特点,通过“问、听、解”三步行动,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热情接待,“问”群众需求根据院内要求,该庭始终把笑容多一点,态度好一点,工作细一点,服务全一点作为基本要求,从说一声问候,送一杯热茶做起,拉近群众和法院的距离。通过询问,遇到年长的群众,问清他们的来意和问题,属于法院管辖的帮助立案,不属于法院管辖的帮其联系管辖部门;遇到不懂法律的群众,问清其诉求,指导其按法律规定诉讼;遇到上访的群众,问清来意,耐心接待。
专心致志,“听”群众倾诉。立案庭的法官干警始终坚信“倾听是一种无声的尊重”。他们始终把每一位到立案大厅的群众都当做亲人和朋友来对待,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只要时间允许,他们总是耐心的听取群众诉说,遇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他们还专门进行登记,联系解决。对待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众,通过倾听弄听他们陈述的情况和诉请;对待一些情绪激动或失控的群众,通过倾听缓和他们的情绪;对待一些咨询或找错部门的群众,通过倾听掌握他们的诉求重点,再有重点的开展指导,指导他到相关部门解决问题。
全力以赴,“解”群众疙瘩。立案庭的同志总结到,法官对群众“一副笑脸、一张甜嘴、一双勤腿、一腔热情”接待,处理事情中有了不怕“碰钉子”、不怕“费口舌”的思想,就一定能疏通群众思想,解开思想疙瘩。对于不属于立案范围的纠纷不予,群众因为不了解法律规定,意见最大,反映最为强烈。为此,立案庭不仅是照章宣科的解释法条,更是举例子、打比方全方位疏导,对于思想转不过弯的群众,甚至邀请乡村干部参与做思想工作,确保解开群众心中的“疙瘩”。
“有时候思想上的“疙瘩”解开了,其他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觉得群众路线就是帮助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咱立案庭的同志只要能把群众诉讼时候思想上的“疙瘩”解开,就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最好实践!”立案庭庭长李岁保如是说。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