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13 09:42:30 阅读量:
近年来,在白河县人大常委会的引领推动下,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方面积极作为,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凝聚了代表智慧和力量,有力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白河县茅坪镇人大代表钱从华,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对家乡的眷恋深埋于这片泥土。
2017年,国家脱贫攻坚的号角响彻全国,茅坪镇积极发展“归雁经济”,招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怀揣着对乡土的热爱,在外打拼多年的钱从华毅然归来,决心带领乡亲们共奔富裕路。
看准茅坪镇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土壤条件正适合优质食用菌生长,钱从华果断流转90余亩土地,建起了香菇加工厂房和生产线。要让产业跑上“快车道”,光有热情还不够。他奔赴各地“取经”,白天蹲守大棚观察菌丝变化,夜晚挑灯钻研种植技术。日复一日的耕耘,终将脚下这方土地化作打开致富门的“金钥匙”。
“食用菌种植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每年还能给村里带来可观的集体收入。”茅坪社区党支部书记何琦感叹道,食用菌已成为当地响亮的特色农业名片。
七年深耕,终有回响。现如今,钱从华的企业稳健运营,并发展成为一家集种植、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食用菌加工企业,累计吸纳周边80余户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每天清晨,在西营镇蔓营村六组的山坳里,都能看到镇人大代表高安林在养猪场忙碌的身影。只见他熟练地穿梭于猪舍间,细致查看生猪生长情况。900多头膘肥体壮、身形圆浑的“生态猪”,正是他的“致富宝”。
谁曾想,这位与猪群为伴的养殖行家,竟是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四年拼搏,18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年出栏生猪量突破1500余头。更令人赞叹的是,曾经的“门外汉”凭着韧劲和钻研,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致富能手”。
“如今在门口就能近务工,一天下来有一百多元的收入,还能把自家种植的玉米卖到猪场,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正在猪场务工的村民刘世民笑容洋溢在脸上。
在高安林的带动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蔓营村新增种养殖户10余家。看到越来越好的家乡和越来越富的村民,高安林说:“发展农业产业不仅要有资金、有人才,更需要的是持久的为民情怀。我要继续深耕农业产业,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致富增收。”
作者:贺余环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