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旬阳市赵湾镇人大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以精准履职的“绣花功夫”织密民情网、下好解困棋、拧紧民心弦,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民生改善,串联起乡村治理的“大图景”,让群众的“小幸福”在精准服务中持续升温。
广开言路听民声,织密民意“感知网”。“高代表,滨河河东河堤路晚上黑黢黢的,老人小孩走路不安全啊!”“李代表,赵枫公路坑坑洼洼,农用车拉货都费劲……”在赵湾镇的院坝里、田间地头,这样的对话时常响起。
赵湾镇人大创新建立人大代表包片联户“网格化”服务机制,58名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化身“民情网格员”,带着“责任清单”敲开千家万户的门。“敲门走访”听真话、“院坝恳谈”汇民智、“电话连线”解远忧,再加上“代表接待日”“民情意见箱”“线上议事群”等渠道的“加持”,群众的诉求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有处说、有人听”。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打捞”,代表们的脚步遍布全镇各个角落。今年以来,人大代表走访联系户实现“全覆盖”,30余条带着泥土气息的社情民意被精准收集,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呼声有人应、诉求有人管”。
靶向施策解民忧,下活实事“一盘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是一句空话。赵湾镇人大推行民情民意“分类建账、精准派单”机制,按照“归口办理、限时办结”原则,将收集的诉求逐一交办,用“快动作”回应“热期盼”,以“硬举措”啃下“硬骨头”。
赵枫公路曾因路面破损让群众“出行难”,赵湾镇人大盯上这件事,全程跟踪督办,推动项目资金快速落地,如今这条“颠簸路”已成了群众放心走的“安心道”;集镇环境“脏乱差”是老大难,赵湾镇人大推动建立“单位包户、领导挂片”责任制,街道颜值一天天“焕新颜”;看到撂荒地“沉睡”、村庄环境“杂乱”,代表们牵头以村(社区)为单元掀起整治热潮,让闲置土地“活”起来,乡村颜值“靓”起来;而滨河河东河堤路的22盏路灯,更是点亮了群众夜间出行的“安全路”,也暖了百姓的心。截至目前,所有民生诉求全部办结,一张张“实效清单”替代了“承诺清单”,让群众在看得见的变化中感受治理效能。
跟踪问效暖民心,拧紧满意“一股劲”。“事情办了不算完,群众满意才算数。”赵湾镇人大建立民生实事“跟踪问效”机制,变“办结即止”为“满意为止”。人大代表化身“验收员”,深入项目现场“看进度、查质量”;通过“回访家访”“电话问效”“群众评议会”等方式,让群众当“考官”,给工作打分。
对“不满意”事项,赵湾镇人大坚决启动“二次办理”程序,一跟到底直到群众点头认可。今年以来,3次专题视察、4件民生实事跟踪督办、6件热点难点问题“回头看”,不仅让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检验,更让群众在“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变化中,读懂人大工作的温度与力度。如今,赵湾镇群众满意度攀升至96%以上,实现了“治理效能”与“民心指数”的双提升。
从“解决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赵湾镇人大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的实践证明: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办,用真心换民心,才能让乡村治理更有质感,让群众的幸福更有分量。
作者:刘家群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