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11 09:16:32 阅读量:
在旬阳市层峦叠翠的怀抱中,神河镇如同一颗明珠镶嵌于碧水青山之间。为让这颗明珠焕发更璀璨的光彩,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愿景照进现实,神河镇人大主席团主动作为,积极履职,将人大代表的力量深度融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火热实践,谱写了一曲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的动人乐章。
宣传“声”入人心,从“要我改”到“我要美”。神河镇人大深知,环境整治非一人之功,需唤起千家万户的“主人翁”意识。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代表根植群众、联系广泛的优势,组织各级代表化身“政策宣讲员”和“文明倡导者”。他们不再是会议室里的“座上宾”,而是田间地头的“贴心人”。市人大代表、王义沟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彦坤,利用农闲时节,在院落开起了“板凳课堂”。他用乡音土语讲述环境整治的好处,分享垃圾分类小窍门。村民们围着看,指指点点:“嘿,老张家的猪圈拆了,院子敞亮了!”“你看这河道清了,娃们夏天又能下河摸鱼了!”在轻松的氛围中,“打扫庭院”、“垃圾定点投放”的理念悄然入心。代表们还联合镇村干部,入户宣传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在村务公开栏定期公示神河镇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评比评星授牌”专项行动五星级先进农户(居民)名单,激发起村民“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七旬老人张大爷在代表耐心劝说下,主动拆除了自家房前堆放多年的柴棚,乐呵呵地说:“代表说得在理,家门口清爽了,自己住着也舒坦!”
示范“行”胜于言,从“带头干”到“一起干”。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神河镇人大主席团号召全体代表不仅要做宣传者,更要当实干家、领头雁。代表们积极响应,率先垂范,撸起袖子投身整治一线。为书写“河常治、水常清”的生态答卷,代表们积极参与志愿护河行动,他们手持工具,与镇村干部、护河员并肩俯身,清杂物、拾垃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河道重现清澈。在整治集镇主干道环境时,镇人大主席成员亲自带队,组织代表和镇村干部一起拿着扫帚、铁铲,清理卫生死角和“牛皮癣”小广告。代表们还带头从“小家”做起,精心打理自家庭院。在代表们的带动下,神河镇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评比评星授牌”专项行动在神河镇蔚然成风,形成了“代表干给群众看,群众跟着代表干”的生动局面。
监督“力”求实效,从“一时净”到“长久美”。人居环境整治,重在长效,贵在坚持。神河镇人大主席团将监督职能贯穿始终,组织代表化身“环境监督员”,紧盯整治成效和长效机制建设。镇人大组织专项视察,代表们深入背街小巷、移民安置点、集镇干道等重点区域,实地查看垃圾清运点设置是否合理、垃圾是否清运及时、沟渠是否畅通无阻。在视察中,代表们发现神河社区一处垃圾临时堆放点清运不及时,气味扰民,立即形成建议交办单,督促镇环卫部门优化清运路线和频次,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代表们还定期回访,查看整改效果。同时,通过旬阳人大智慧平台“群众扫码留言”、代表“随手拍” 小程序等方式,广泛收集反馈群众对环境整治的意见建议。
一处处陈年垃圾被清除,一条条沟渠恢复清澈,一个个庭院变得整洁美丽……神河镇的“颜值”正在人大代表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悄然提升。但这并非终点。下一步,神河镇人大将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和监督推动作用,将代表的智慧和力量更深地融入人居环境整治的“细水长流”之中,推动整治成果从“点上出彩”向“全域美丽”拓展,从“环境美”向“生活美”“内涵美”深化,确保整治成效不仅能“展新颜”,更能“葆青春”,实现乡村由“一时美”迈向“长久美”。
作者:刘伟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