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功法院服务保障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11-30 14:24:56 阅读量: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人民法院在司法过程中服务保障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武功法院在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司法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职能作用,为县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但是,纵观法院服务保障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主观认识不深刻、案件质量存在瑕癖、社会公众法制意识淡薄等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服务保障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效果。因此,研究探索在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基层人民法院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职能作用问题,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近期,武功法院组成调研组,对2013年以来服务保障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主要工作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调研,并就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出了一些主张,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服务保障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工作情况
(一)创新服务举措,把握保障县域经济发展切入点。
跟踪了解县域经济发展动向。密切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与方向,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动态,更新司法理念,找准工作切入点,确保法院工作思路、重点工作与县域经济发展同步。用好用活工作建议和司法建议。对案件审理、执行中发现的行政机关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行为,及时提出司法建议,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尤其对安全生产及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促进经济发展权与人民群众人身财产权的保护相一致。建立重点项目提前介入工作机制。对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完善法律风险防控,指导企业在法律框架内开展经济活动。建立完善法院与企业沟通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到重点企业走访调研等方式,及时掌握企业对法院立案、审判、执行等工作环节的意见建议,强化工作针对性,督促企业规范经营。经调研统计,县人民法院在跟踪了解县域经济发展动向的基础上,推行实施服务保障县域经济发展意见12个,向政府机关、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发出司法建议书118份,提前介入参与土地征用、城建改造、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6项,深入县域企业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28次,在预防和减少县域经济发展矛盾纠纷中发挥了积极主动地作用。
(二)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保障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牢固树立法院工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意识。按照新形势任务的要求,主动把法院工作放在全县经济建设的大局中去考虑、去谋划,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部署,先后补充完善审判执行、队伍建设、政务管理等制度措施18个,建立审判管理、执行联动、诉调对接、信访化解、平安创建等工作机制6个。充分发挥法院工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功能作用。以实现公平正义、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为目标,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认真开展审判执行工作,依法及时的办理刑事、民商、行政、执行案件,先后审结伤害、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案件106件,审结经济类犯罪案件54件,审结涉农案件126件,审结合同类纠纷案件365件,审结婚姻家庭类案件1486件,审结行政案件24件,办结执行案件396件,这些案件的依法审判和执行,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保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社会生活中的合法权益,监督支持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调整了人际关系,促进了婚姻家庭和谐稳定,有效的消除了可能引发的矛盾激化、群体性上访等经济发展运行过程中的障碍,优化了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发展环境。
(三)加强机制建设,预防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矛盾纠纷。
优化“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给力“案结事了”。把诉讼调解与诉前调解相结合、全员调解与全程调解相结合、法院调解与社会大调解相结合,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形成了以法院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为支撑的调解工作新格局。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行,化解了一大批社会矛盾和纠纷,期间,依托诉调对接工作机制,诉前化解矛盾纠纷1625件,诉中调结纠纷1394件。优化“信访化解工作机制”,给力“息诉罢访”。对涉诉21件信访案件,推行法院、法庭和镇、村“四位一体”联动处访工作法,“包接待、包复查、包处理、包稳定”,这些案件的妥善化解,预防和消除了进京、赴省、上市等非正常访问题的发生,保持了“非正常访”问题的“零态势”。优化“司法宣传工作机制”,给力“遵纪守法”充分发挥司法宣传工作在维护县域社会经济稳定上的作用,推行实施“以新闻媒体为主干,以专栏标语为辅佐,以审判五进、一村(社区)一法官机制为平台,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执法监督员、诉讼调解员、执行联络员为助力”的“四位一体”宣传工作模式,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普法知识,让群众在“法律认知”、“法语警示”、“警民互动”、“信息沟通”中遵纪守法、安居乐业。期间,开展主题送法下乡活动66次,审判五进在社区村镇开庭审理案件15案,组团开展主题法制讲座12场次,发放普法知识、诉讼知识宣传材料10万余份,依托网络、报纸等媒体发布普法知识信息268条。司法宣传功能的充分发挥,在引导群众树立诚实守信、公平竞争、遵纪守法意识的同时,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服务保障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官干警主观认识上的不深。
一方面是个别法官干警对法院服务保障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考不够,行动不力。另一方面是一些法官干警对依靠司法手段解决纠纷所面临的难度、风险估计不足,不能正确掌握纠纷所涉及的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有的同志片面认为县域经济发展是党政、经济管理部门的事,远离自己的审判工作。有的同志认为法院只能被动受理案件,而后在审理、执行中才能谈得上服务。因此,在服务经济发展工作中不是积极主动地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及经济风险,有时还在矛盾和纠纷面前,持以不加分析全然介入的态度,不仅不能有效解决纠纷,反而加大解决问题的难度和成本。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