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13 09:57:47 阅读量:
“老孙,太感谢你了!我知道这事你没少费心,调解后还继续打电话督促对方付钱,几十万的事压了我这么久,你只用了一个多月就解决了,真是太感谢了!”原告捧着锦旗、握着调解员孙锁信的手激动地说。
近日,蓝田县综治中心法院调解室内暖意融融。一起租赁合同纠纷在法院调解员的耐心疏导及专业调解下成功调解并履行。原告将锦旗送到调解员手中时脸上洋溢的笑容,正是对综治中心“一站式”解纷机制高效便捷的最佳肯定!
这件事缘起于2022年10月1日原、被告签订的一份《租赁合同》。合同约定原告将某场地及地面附着物出租给被告,租赁费应于2023年10月1日前支付,但原告交付场地后被告未按约履行付款义务,原告多次催要未果,无奈于2025年6月诉至蓝田法院。征得原告同意后,诉讼服务中心将案件委派给入驻县综治中心的调解团队开展先行调解工作。
调解员孙锁信接手案件后,迅速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被告到庭后虽认可欠款事实,但反复强调自己经济紧张,经过调解员反复释法说理,被告支付了10万元租赁费并与原告达成了调解协议,但调解书生效后,被告未按调解协议履行后续付款义务且拒接原告电话。原告一时慌了神,准备申请强制执行。调解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联系被告督促其主动履行。
一个多月以来,调解员几乎每天都在给被告打电话。被告一开始也拒接电话,后来虽然接电话但总以各种理由推脱,原告甚至都放弃了被告能主动履行的念头,劝调解员不用再给被告打电话了。调解员老孙有一个用于记录案件进展的笔记本,他翻看着越来越多的记录,觉得离最后的履行也许只差一步,于是他没有放弃,再次拿起了电话。
“你好,我是老孙,上次你说的付款时间到了,你尽快筹钱把租金付了吧。”
“我也想付呢,但是实在没有钱。”
“……”
“你再想想办法吧,总拖着肯定不行。”
“老孙呀,真是佩服你的精神,就这几天,我想办法付钱。”
最终,经过调解员锲而不舍地努力,2025年7月份,被告分两次向原告支付了40万元,至此,原告追回了拖欠的50万元租赁费。
蓝田法院自入驻县综治中心以来,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对经先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及时督促引导当事人主动履行、当场履行,避免“调而不结”,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编辑:侯宜均
责编:李 娟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