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日报 时间:2017-04-19 10:46:33 阅读量:
胡建淼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与其学生子贡的一场对话,至今依然耐人寻味。
孔子谈到立国之本时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意思是说,一是要让百姓吃饱饭,也就是今天讲的民生中最基本的问题;二是要有足够强大的国防力量,让国家能够得到安全保障;三是要在社会上建立良好的诚实守信的风气。只有这样,国家方能建立和稳定。
子贡听后,觉得这有道理。但这三者的关系如何呢?于是问道:如果这三点中,有一点必须除去,应该先去哪一个?孔子说:那就去“兵”吧。子贡又问:剩下的两项中如果还必须去掉一个的话,你说去什么呢?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意思是:自古以来,人哪有不死的呢?但是作为一个社会,如果缺少诚信体系,又怎能立得住呢?很显然,在孔子的心里,诚信比生命还重要。
这一对话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人人必须守信,政府比百姓更要守信。政府不守信便会失去公信力。没有公信力的政府将是一个一事无成的政府。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守法诚信”确立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标准和任务,这是非常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