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爱 问题孩子就会越来越少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时间:2013-09-02 08:27:29 阅读量:

张国强 吴宪

  近年来,我国多数地区未成年人犯罪处于增长态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因此一直是综治工作的一项“重头戏”。据调查显示,我国一些地区罪错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有所上升,罪错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一个特点就是所犯新罪常常比以前犯的罪性质要严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判后帮教工作由法官、社区人员、派出所民警和社会志愿者来担任,精力不够用,业务上不专业,实际效果也不够好,一些青少年惯犯刑释解教后,由于没有被有效跟踪和监管,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隐患。

  沈阳中院社工站的成立恰恰从监管环节上弥补了这一漏洞。据沈阳中院少年审判庭审判员、社工站站长栾晶晶介绍,沈阳市内被判处缓刑、免刑、单处罚金等非监禁刑的罪错未成年人都是社工站的服务对象,社工们从沈阳市两级法院获得这些未成人的名单后,便会主动与他们取得联系、开展帮教,直到他们的状况让人放心为止。“社工站是对罪错未成年人‘教育、疏导、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刑事政策的一项有益尝试,也是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新举措。”沈阳市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董开德说。

  刚开始只是一头热

  社工李方书今年24岁,是个开朗阳光的小伙子,毕业于社工专业的他是带着对社工工作的满腔热爱加入沈阳中院社工站的。而另一位社工林晓娇则稍显羞涩内敛,与李方书正好形成互补。平日里,两位社工会通过谈话、家访、QQ聊天等形式与罪错未成年人交朋友,帮助他们摆脱消极颓废的心态,同过去的灰暗生活说再见。

  由于社工站帮教的未成年人成长背景较为特殊,促成这些孩子的转变自然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其间,社工们需要持续不断地作出努力。

  李方书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我一天要跟4个孩子谈话。有的孩子起初很有抵触情绪,也不和我交谈,我问他问题,他就用‘是’、‘行’这样的单字来应付我。这时候我就只能先是‘一头热’和他多说话,先让他了解我,让他知道我没有恶意。交谈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会慢慢地卸下防备,愿意和我说说心里话……”

  采访中,社工林晓娇坦诚地说,“我以前真的没想到,社工工作做起来会这么难。”让林晓娇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小珊(化名)的未成年人。“小珊父母离异,她曾因抢劫被判缓刑。有一次,我们举办公益活动,前一天我给小珊打电话的时候,她说好要去的,可是活动当天就找不到她了。给她的父母打电话,才发现她两头都说了谎,谁也不知道她在哪儿。幸好以前在交谈时,我了解到她喜欢去哪些地方玩,还知道她几个朋友的电话,后来我用了快两天的时间,才在一个网吧里找到了她。什么叫心急如焚,我是彻底地体会到了。”

  除了以沟通、劝诫为主的帮教,社工站还会不失时机地组织一些公益性的集体活动,目的是让罪错未成年人从中体会爱和付出的意义,找回自己的社会价值。

  2010年12月,沈阳中院少年审判庭法官和社工带领11名罪错未成年人来到沈阳市社会福利院,帮助那里的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剪指甲,陪老人聊天,给老人表演节目。临别时,福利院的老人与孩子们紧紧相拥,场面温馨感人……

  告别一个人的战斗

  作为创新之举,沈阳中院社工站的意义不容置疑。但是,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新生事物,社工站不得不面临诸多尴尬。

  经费短缺让社工们在开展工作时无法大展拳脚,为了解决一些罪错未成年人的生活难题,沈阳中院少年审判庭的法官和社工只能自掏腰包。一本书、一副手套、一个背包,社工们感叹自己能给得太少。不仅如此,李方书透露,由于社会各界对社工这个职业缺乏认知,致使他在开展工作时单是介绍自己就要浪费不少唇舌,周遭表现出的不了解、不信任、不配合让他倍感挫折。

  “为了帮助这些被判处缓刑的孩子找学校、找工作,我走了很多地方,说了很多话,可是同意提供帮助的真的很少。”说到这儿,李方书无奈地摇摇头。

  社工们期盼力量支援,沈阳市启动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关护计划”给他们送来“福音”。

  在沈阳市印发的《沈阳市实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关护计划”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为青少年帮教群体的就业、就医、社会保障等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市综治办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实施“关护计划”的保障力度;市教育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或流失,定期组织排查,做好学生复学说服教育工作……“关护计划”实施后,有了多部门的鼎力支持,社工们告别了“一个人的战斗”。

  25岁以下都要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关护计划”的试点,2010年10月,沈阳市依托大东区上园街道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率先成立了社工站。值得一提的是,上园街道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社工站自成立以来,便体现出了“联合作战”的优势,在大东区区委政法委、区综治办、团区委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已经解决了部分孩子上学和就业的问题。在与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中,代表、委员也纷纷表示会准备议案、提案,帮助解决这部分罪错未成年人的难处……

  另外,根据“关护计划”的设定,社工们的帮教和服务对象更为广泛了,25周岁以下社区闲散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流浪乞讨青少年及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全部被纳入视野。

  “我们社工站有个原则,就是教育和预防两条腿走路,在帮扶已经判处的未成年人的同时,还会对他们的同龄朋友进行重点预防,可以说是‘双管齐下’。”上园街道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社工站社工单文熠告诉记者。

  据沈阳市综治办综合协调处处长李飞介绍,今年3月底前,沈阳市青少年社工工作中心、各区青少年社工工作分中心和各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青少年社工站将全部建成并开始工作。

  2011年底前,“关护计划”要取得明显成果;从2012年开始,沈阳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率要逐年下降——这是沈阳市社工工作的目标。

  每一个未成年人都需要帮助关爱

  讲述人:李方书,24岁,2010年毕业于沈阳工程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从事司法社工一年多时间。

  在我看来,每一个未成年人都是需要帮助和关爱的,他们不是不想和父母、朋友、亲戚或者同学交流内心的感受,而是没有人认同和关注他们,或是因为单亲家庭、或是由于父母亲忙于生计,不善于教育子女,以为提供了丰足的物质就是对孩子的最大关怀而忽视了青少年在青春叛逆期成长的需要。

  作为青少年的第二个主要活动场所的学校,老师的目光往往集中于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对一些在其他方面有特长但是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也大多较为冷漠,促使他们在社会上结交那些闲散青年。不良朋辈的影响,是我所接触的缓刑青少年步入犯罪的很重要的因素。

  一年多来,每一次和案主聊天我都有机会同样地审视自己。每当一名“问题孩子”能够因我行为有所改善时,自己的内心就得到最大的满足。如果全社会各阶层对他们都能付出应有的爱,这样的“问题孩子”将会越来越少,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社工发展趋势有三:

  职业化专业化职能化

  □ 张海军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